業務咨詢:400-899-0990
技術服務:400-899-0899
咨詢熱線公司前台:0756-2119588
售前咨詢:0756-2119558
公司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建業一路5号第五層
類别:社會新聞發布人:聯迪發布時間:2019-02-22
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
智能家居現在已經成了人人都想參與一手的熱門領域,密集程度堪比下餃子。主流的智能家居設備生産、語音交互技術研究都已經相當擁擠,但在這一領域中,仍然在源源不斷有新的産業環節被挖掘出來。
高通最近和亞馬遜的合作,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。
最近,高通宣布已經和亞馬遜達成合作,将推出首款集成亞馬遜Alexa語音服務(AVS)的網狀Wi-Fi網絡開發套件,自此以後利用這一開發套件的智能硬件制造廠商,都能應用上亞馬遜的Alexa語音服務。
就這樣,高通以網絡服務作為接入點,“強勢”切入到智能家居的混戰中來。而高通的加入,可以說是充滿了疑點。
要想弄明白網狀網絡的作用,我們要先從智能家居目前的交互方式說起。
智能家居之所以被稱為“智能”,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利用技術拓展原來的物理交互範圍。換句話說以往想打開電飯煲,需要跑到廚房裡。今天隻需要在客廳動動嘴皮,甚至在辦公室裡靠手機操控。
但在指令從一個終端到另一個終端的過程中,還存在着不少問題。尤其是當大量終端都連接上網絡時,人們會發現設備之間對網絡資源的占用情況非常嚴重,很有可能導緻這邊網絡電視在播放着節目,另一邊智能音箱就開始反應遲緩了。而且随着智能終端設備的增多,管理起來就變得非常困難,這邊通過智能音箱呼喚電飯煲遲遲沒有反應,檢查網絡檢查了半天才發現電飯煲是通過藍牙連接的。
這還不算語音交互的範圍限制,繁雜設備帶來的安全問題等等。總而言之目前智能家居在交互網絡上,還存在着不少隐患。
高通提出的網狀WiFi網絡,就旨在解決這些問題。
網狀WiFi網絡由三個部分組成。第一部分是基于高通WiFi SON技術的自組織網絡技術,為家庭場景中的大量終端剔除不安全的鍊接,在2.4GHz、5GHz這些頻段中實現自我分配和管理,甚至還能提供自動重新連接一類的自我防禦、自我修複功能。
第二部分就是通過對不同類型的連接協議的支持,來連接起更多設備。除去WiFi以外,網狀網絡同樣也支持藍牙、紅外等等多種連接協議的控制。和Alexa的合作,也是将語音交互通過網狀網絡這個巨大的指令樞紐,實現更多終端的語音控制。
第三部分就是網狀網絡自身的形态——一個長得很像智能音箱的路由器。準确來說這種設備是一種“節點”,每個節點能實現37平米的覆蓋,結合上遠場拾音技術,一個家庭裡放置上2-3個節點,就能實現在家裡任何角落用語音操控任何設備了。
如此看來,高通的網狀網絡确實算是網絡服務供應商切入智能家居場景的典型。但這其中還存在着兩個不容忽視的問題。
第一, 高通将網狀網絡終端化,其生态位和現有的智能音箱嚴重重疊。
在此前的展示中,高通并沒有單純的将網狀網絡作為一種技術方案輸出,而是整合成了一種名為節點的終端産品。這種終端幾乎就是另外一種形态的智能音箱,用戶如果把智能音箱和高通的節點放在同一個房間裡,很可能會造成一句話變成兩個重複指令。
而且不論是谷歌、亞馬遜還是中國的天貓精靈,都在嘗試拓展智能音箱的産品線、将産品廉價化,為的就是讓智能音箱可以盡可能地覆蓋更多家庭空間。
所以,隻要高通仍然堅持這種設計,恐怕又要将自己投入到一條過于擁擠的賽道中。
第二, 智能終端的連接方式不斷進化,網狀網絡的技術優勢存有不确定性。
從和亞馬遜Alexa的合作可以看出,高通自己在語音技術API開發以及語音技術本身上并沒有優勢(遠場拾音技術還是來自另外一家創業企業)。如果算上和智能音箱可能出現的競争可能,網狀網絡最大優勢其實還是網絡技術本身上。
但由于目前智能家居、智能硬件的标準還在不斷發展之中,很難說未來會趨向于大多數産品都應用上WiFi/藍牙這樣同一種标準,還是會和現在一樣保持複雜多樣的連接标準。
高通之所以聯合亞馬遜推出開發套件,其實就是在從多種角度“慣壞”智能硬件制造者——你可以選擇成本最低的連接标準,還可以直接享受語音交互API接口。隻要智能硬件産品們仍然保持百花齊放的連接标準,網狀網絡的技術就會有巨大的價值。
其實如此看來,技術抓住了網絡服務這個空白,高通還是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很尴尬的位置上。一邊要和C端消費産品争奪用戶的家庭空間,另一邊還參與上了智能家居生态化的拉幫結派大作戰。
不過最大的疑點,還是高通究竟為什麼要攪入這趟渾水。
作為一家典型的to B企業,高通推出物聯網芯片或是物聯網路由器都不稀奇。但是推出網狀網絡節點這種應用于家庭場景、每個終端覆蓋37平方米的産品,總讓人覺得有哪裡不對。
在這裡,我們可以提出幾個可能性:
1、 嘗試由小及大的步步的推進網絡服務應用場景。
高通自己在對網狀網絡進行介紹時提到,節點之間可以互相連接,使用場景小到家庭房間大到辦公室。其實等智能終端普及後,在家庭之外的學校、辦公樓等等生活化場景中,反而對網絡質量的要求更高。或許高通最後的目标還是在更大、更寬廣的領域中。
2、 在移動通信網絡更新之際,率先占據智能家居的網絡管道。
5G與物聯網是毋庸置疑的天生拍檔,而在5G嚴苛的競争背景下,高通需要展示出更多的未來部署場景。除了工業級物聯網、蜂窩車聯網之外,家庭場景或者說更加生活化的小規模場景,自然也成為了目标之一。
3、 在即将爆發的智能硬件市場尋求新的業務突破。
雖然高通對外展示的網狀網絡,是終端化的節點。可實際上在業務層面,高通和華碩以及一些OEM廠商的案例告訴我們,高通還是在B端市場以技術輸出的方式普及網狀網絡。
高通一直為人诟病的一項,就是非手機類業務占比太小,2018年數據顯示,非手機類業務營收才占據總共收入的兩成。何況如今一方面官司纏身,另一方面的有麒麟海思的窮追猛打,高通急需要尋找新的業務突破。而廣泛被看好的智能硬件市場就是個不錯的選擇。至于網絡服務,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更溫和的切入智能硬件市場的方式。
看到這裡,我們可以發現在迷霧之下,高通對智能家居很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。在尴尬的現狀和不可預計的未來中,才勉強踏入這一領域。
高通的網狀網絡究竟能不能在智能家居中發揮作用先不說,倒是亞馬遜先借了東風,又為自己的語音接口生态迎來了新的技術優勢。